2006年8月4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宁愿送走财神 留得青山绿水
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曹晓恒

  位于浦江县工业园区的天马线缆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企业,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,是县里的利税大户。但不少人都知道,天马公司的前身是浦江电工厂,原本是浦江县花桥乡的集体企业,早在2004年产值就在2000万元以上,是乡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。但是花桥乡却硬生生地“逼”企业从乡里搬迁到了县工业园区。这一搬带来的结果是企业创造的利润不再归乡里所有,而是归了县里,这对一个山区乡来说损失不小。
  在各地纷纷招商引资拼命把企业请进来的时候,花桥乡却想方设法把财神送出去,显得很另类。花桥乡为何要送走自己的“财神”呢?
  原来,花桥乡地处浦阳江的源头,这里生态环境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浦阳江沿岸特别是县城几十万群众的生产生活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,让下游群众喝上放心水,花桥乡这些年来下大力气抓生态乡建设,努力减少工业污染。“送财神”正是花桥乡的干部群众为保护环境而做出的牺牲。
  “心疼啊,我们这样的山区乡办这么个企业不容易,这可是我们乡里最大的‘财神’。但最后还是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送走它。”花桥乡党委书记钟金伟说。“我们主要考虑到电工厂存在一定的污染,为了生态只能放弃。”
  没了工业的支持,对于乡镇来说财政显然会十分困难。可金华市生态示范乡花桥乡的干部群众却硬是顶住压力,坚决不再发展工业,而是开动脑筋,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找发展致富之路。花桥乡毛竹资源丰富,乡里就联系农技单位,指导农民合理地培育砍伐,使毛竹的亩产值由300元提升到1500元。此外,该乡大力发展的无污染高山蔬菜、高山水果、中草药,广受城镇居民的欢迎,甚至连乡里成片的芦苇都成了宝,村民们用这些芦苇制成的扫把,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地的抢手货。